你不能说柯林斯的策略错了,老帅久历江湖,他是用最稳妥的方式面对决战。但在生死面前,76人少了一股勇气和赌性,没有去继续冲击缺兵少将、体力有限的绿军,恐怕也是事实。比赛打到最后,皮尔斯被六犯罚下,隆多命中两记远程导弹,均有意外和偶然成分,76人全场仅得75分、命中率35%,才是他们最大的败因。没敢在生死战以敢死队的姿态搏命,归根到底,还是底气不够,底蕴不足。
隆多最后杀出,以“皮尔斯附体”的姿态终结76人,是凯尔特人抢七成功的赛眼。但任何一场比赛的成败,都首先是大策略,然后才是个人发挥和细节。在这场二人转生死战上大策略的赛眼,是76人为什么没像第六战取胜时那样全力提速,用一条条年轻的腿消耗老迈的凯尔特人,反而在比赛的大多数时间里——特别是开局,和绿军苦磨阵地战?
全力提速,不断的冲击再冲击,是76人在主场扳成3比3平的关键。那一战的开局,76人为了提速,也连连失误,误攻不少,但连续折返跑的完全无氧运动,在几分钟里就让凯尔特人的老将“腿肚子朝前,嗓子眼发咸”。体力消耗过大的绿军虽然挺过了上半场,但在下半场体能迅速崩溃,被76人把比分扳平。按照常规思考,赢球的球队不做改变,76人在抢七战客场攻擂,更该死里求生,继续全力提速,跑死凯尔特人。但开场哨一响,76人完全没了上一战的“快上球快推进快跑”,而是四平八稳,稳扎稳打。在明知本队缺少超级明星、很难攻破凯尔特人阵地防守的情况下,76人却主动降速,这是此战大策略上最大的疑问。
其实,我能理解老帅柯林斯为什么此战勒住了76人的缰绳。第一,打到第七战,赢或者回家,生或死,此时此刻,压力当前,所有球队都会用自己最熟悉的策略和打法,拿出自己压箱底儿的东西。76人虽是一支年轻的球队,但长期主打的却是半场阵地攻防,以集体性和执行力取胜。在常规赛,76人场均仅有10次失误,是30支球队失误最少的一支。之所以失误这么少,就是因为不乱跑、不胡打。第六战他们突然提速,跑吐了绿军,对自己而言却也是兵行险招,并非他们熟悉的打法。到了第七战,没有人再敢冒险,76人还是要用自己最有把握的策略。
第二,主场和客场,也有巨大分别。主场有球迷助威,声浪滔天,小伙儿们精神振奋,撒腿狂奔,不断冲击内线,裁判的哨声也会相对配合。但到了客场,环境完全不同,客场取胜的关键,是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失误。一旦76人此战继续加速狂奔,在凯尔特人已有准备的情况下,如出现大量失误和误攻,反而会被绿军抓住机会,从开局就奠定优势。在这样的生死战里,如在客场开局就大比分落后,则极难反超。
正因如此,柯林斯才决定,先稳扎稳打,争取自己不犯错误,以待时机。但他没想到,在半场阵地战里,凯尔特人标志性的防守完全封锁住了76人没有超星的火力,让76人整个上半场命中率从未超出30%;也没想到,当凯尔特人防下进攻,保住篮板球,不跟自己稳扎稳打,而是展现出了极强的侵略性,全力推进,快速得分。绿军防阵地,打快攻,节奏完全落入他们手中。整个上半场,76人快攻仅有2分,凯尔特人的快攻和衔接段得分,占总得分41分的接近一半。绿军开场即建立领先优势,不但奠定了全队的信心,也让核心加内特有机会获得休息。正是因为上半场有喘息之机,加内特休息了7分钟,在第三节又休息3分钟,他才能第四节坚持了全部12分钟!
站在这个角度上,你不能说柯林斯的策略错了,老帅久历江湖,他是用最稳妥的方式面对决战。但在生死面前,76人少了一股勇气和赌性,没有去继续冲击缺兵少将、体力有限的绿军,恐怕也是事实。比赛打到最后,皮尔斯被六犯罚下,隆多命中两记远程导弹,均有意外和偶然成分,76人全场仅得75分、命中率35%,才是他们最大的败因。很多中国运动员在总结关键比赛时常常会说“拼出来了”或者“没拼出来”,76人此战就是典型的“没拼出来”。没敢在生死战以敢死队的姿态搏命,归根到底,还是底气不够,底蕴不足。
一支没有超星的黑八杀到这个份儿上,的确已至尽头。
本日点击排行
本日评论排行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